王泽龙小档案
毕业中学:四川省绵阳中学
高考生物成绩:90分
录取院校和专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兴趣爱好:嘻哈音乐
高三寄语:此时,此地,此身。
生物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这不仅仅是因为生物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还在于生物考查方式与内容的更新。例如遗传题早已告别靠复杂概率提高难度的模式,实验设计的“小作文”也成为见怪不怪的常客,老师反复提醒记忆的教材黑体字、旁栏小字等始终还是有“漏网之 鱼”……现在的理综生物,很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审读信息、组织语言的能力。如何在高三与生物“相爱相杀”,下面我从三点来谈。
奏响第一曲:记忆知识
首先,一定要会看教材!教材必须要日日看、周周看、月月看,从进入高三直到高考前两天。我身边总有同学会说,“我看教材十分钟就开始走神”“看了很多遍,但还是觉得效率低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总结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方法:准备一个专用本,每次看教材都要边看边写,可以像打草稿一样简写,也可以工工整整地写成能取代教材的笔记,这样可以在看教材时集中注意力同时进行知识的整理。
其次,一定要让看教材的时间发挥价值。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具体看教材时就需要注意以下内容:一是不要每次都从必修一的第一节看起;二是不要在并非主干的部分咬文嚼字,同时又忽略自以为背熟的核心概念。要解决看教材低效率、缺动力的问题,就要把不好评估效果的任务外化到具体成果上,把看教材当成一项大工程来做,这样不仅会增强复习生物的信心和成就感,还能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奏响第二曲:审读信息
决胜生物学科的第二曲是审题时一定要慢下来!生物学科的大题中,有很多小空的答案就隐藏在题干中,甚至不用调动平时所学,直接从材料中就能找到得分知识点。
事实上,这是在考查我们能否从新材料中快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当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对各类试题中的材料要秉持“就题论题,用完即丢”的原则,避免越到后面脑子越乱,反而忘了最根本、最基础的知识,毕竟“万卷皆下品,唯有教材高”。
奏响第三曲:语言组织
是的,语言组织对于解答生物试题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重要的基本功,尤其对实验设计类的题型更应如此。目前考试中很多题目仅要求写出实验思路。此时,不少同学感觉明明话就在嘴边,可 一提笔就又无从写起。这就是语言组织能力没有得到很好训练的后果。
怎么克服?我认为只有熟能生巧,通过多多总结“复盘”。我们在平时需要大量刷题,并在刷题时注意核对标准答案,因为这是把握语言组织方法的基础。出题人的话语体系其实是基本一致的,这源于他们的答题话语基本都能在往年高考真题中找到出处;而在大量刷题后,我们能感受到题海之中若隐若现的“套路”,所以一定要专门花些时间把常见的答题语言模板或者惯用术语好好整理出来(可以整理在数张活页纸上),然后不断巩固、不断补充,从而实现内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复习时可以做“加法”,但临考前应注意做“减法”。相信只要坚持下来,上考场时一定会有种“如见烟尘万里清”的感觉。
生物复习,是一场需要决心、信心和耐心的马拉松。将教材“啃”透,得到高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教材物尽其用后,再通过刷题与归纳进一步升华知识点,得到满分也是有可能的。
在复习生物的道路上,我们别无捷径,唯有坚持!